工程管理透明化,项目费用、质量、进度动态监督,现场管理科学化、整合工程建设数据,科学归集,降本增效!
(1) 有业务难协同
工程建设过程中涉及多方参与的事项,因为地域性、时空性的限制,导致业务横向沟通困难,提高了时间成本。
(2) 有监管难动态
工程建设产生的数据资源丰富,但从监管的角度还是处于对单项业务的监管,比如工程建设的监管、劳务人员的监管、施工现场的监管等等,没有形成根据项目生命周期实现对工程、人员、质量、安全的动态监管。
(3) 有数据难使用
工程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大多以传统的纸质进行存储,同时存在各相关单位手中,流通性差,利用率低。缺乏统筹设计,更没有从业务上进行支撑,数据库中的大数据难以根据业务需要和使用对象的需要进行共享利用,导致有数据难使用的现象。
(1) 横向协同
针对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进行跨部门跨组织的流程审批在系统中协同完成,从而达到节约时间成本,提高时效的目的。
(2) 动态监管
通过GIS技术的运用,实现工程的动态监管与展示,掌握工程建设进度实施情况。
(3) 远程点调
采用目前互联网中的前端技术,如视频通讯、无人机、云盘传输,GIS与MIS结合等,使各方单位,不用到现场就可掌控施工现场信息,极大的降低了现场的管理成本,为建设适用于互联网高速发展时代的信息系统提供了有利的探索和良好的经验。
(4) 安全巡检
对在监管过程中发现问题、记录根据、整改过程追踪全流程的监管业务闭环管理,实现质量安全监管业务创新应用,丰富了业务监管方式,提升了业务监管的有效性、时效性。
(5) 安全预警
利用建工程质量安全物联监测接入,提供视频监控、安全监测预警等物联网监测预警功能,为智能监管提供技术支撑。
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管理等多种新技术,以信息化标准规范、信息安全防护作为基础保障,搭建工程智慧化监管系统,实现对工程项目的全过程管理,达到行业管理集约化、资源整合标准化、服务渠道多样化、审批管理智能化、监管决策科学化,实现基于工程生命周期的数据共享、业务协同和动态监管。
南沙区某排水工程建设管理系统,从水务局线性工程项目监管的生命周期出发,运用互联网+、物联网接入、定位通信、无人机等多种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工程建设管理子系统、工程一张图综合监管子系统、质量/安全巡查子系统的建设,横向到边——管理好工程的各个环节,纵向到底——协调工程监管的各个层级,实现对上至水务局、镇街,下至代建、监理、设计、施工等多方主体的协同管理;实现对项目进度、费用、安全、质量等关键要素的管控;实现对工程现场的动态监控,完成对工程的高质量监管;同时为责任主体提供了系统应用与相关数据服务。